深耕标准建设、强化创新引领。近期,国机汽车下属企业中汽工程技术研发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并深度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际标准编制启动工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中汽工程在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也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标准《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方法》
起草工作组全体会议成功召开
4月23日至24日,国家标准《企业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方法》起草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洛阳召开,本次会议由标准牵头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组织召开,中汽工程作为主要参编单位承办会议。
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是智能制造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仪综所牵头制定的团体标准(T/CAMS 182-2024)已成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参考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立项国家标准(20242590-T-604)。
作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AAA级供应商,中汽工程参编了多项国家标准,承担了工信部揭榜挂帅项目,荣获首届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二等奖,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锻锤基础设计标准》
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5月9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锻锤基础设计标准》启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汽工程主办,协会领导、专家及行业代表共同研讨标准编制工作。
锻锤是机械制造关键设备,但目前国内外缺乏其基础设计专项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将解决振动控制、地基参数修正等技术难题,为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提供规范依据。会议审议通过了编制大纲、分工及进度计划,明确13章核心内容。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锻锤基础设计标准》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在行业顶尖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标准有望为提升我国锻锤设备安全性能、推动绿色智能制造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025年全国铸造、锻压机械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
5月12-14日,全国铸造机械和锻压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在青岛召开2025年标准项目启动会。会议对36项新立项标准(17项铸造、19项锻压)的制修订工作进行了部署,成立起草工作组并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13日,中汽工程参编的应急管理部强制性标准AQ 7016-2025《铸造安全规范》正式发布,标志着公司标准编制工作实现新突破。
中汽工程凭借在V法造型线和铸造安全领域的优势,牵头起草1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其中《铸造机械 造型制芯机械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要求》为国际标准转化国家标准,两项V法铸造行标为新立项项目。作为2024年铸造机械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中汽工程持续引领行业标准化发展,实现了从术语标准到强制性安全标准,从行业标准到国际标准,从参与编制到主导编制的全面提升,打造铸锻领域标准化发展新高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信息物理实体融合驱动的生产管控一体化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5月1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信息物理实体融合驱动的生产管控一体化技术”项目启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中汽工程作为课题三“面向新型柔性制造模式的生产管控全局优化智能决策技术研究”的牵头单位,首次承担基础研究类国家级课题,标志着公司在推动工业软件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会议汇聚了十余位智能制造领域权威专家及参研单位代表。国机集团、中汽工程首席专家,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阮兵出席会议并汇报实施方案。课题三将针对新型柔性制造模式下生产管控复杂度高、决策响应慢等痛点,研发基于岛式装配为代表的汽车新型制造模式全局优化智能决策技术,构建覆盖多场景、多目标的动态调度模型与算法体系,实现生产资源高效配置与工艺流程智能协同。该成果将应用于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复杂装备行业,为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此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是中汽工程践行“科技赋能制造”理念的重要举措,未来中汽工程将持续深化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